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商巨头之一,将要在美国申请IPO。但公司历史上最重要时期之一,是在20世纪早期与ebay争夺中国市场的时候。
波特埃里斯曼,在他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片“长江鳄鱼”中,通过实时录像和照片来展示公司惊心动魄的崛起。埃里斯曼在那里工作的时期是关键的一年(虽然在他开始制作纪录片时他已经离开了公司)。这个电影,这将在五月发布,充满趣味,噱头,值得一看。在此之前,埃里斯曼允许放出一部分通过他自己的所见记录下来的图片和画面,来告诉我们阿里巴巴的故事。
这句话,从创始人马云说出开始,已成为易趣网与阿里巴巴之间的五年博弈的象征。
在你了解阿里巴巴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之前,了解一些关于马云的故事很有必要。
年轻的马云,在9年间坚持去杭州当地的酒店,与外国游客交流,学习英语。最后,他成为一个英语教师,在当地的大学授课,每个月挣12美元。在中国外贸高速发展的时期,成立了一家翻译公司。
1995年,他到美国进行一个翻译项目,虽然最终这个项目被证实是一个骗局,但马云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契机——马云发现了互联网。
当时的网络上还没有中文信息,马云创建了第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China page。他试图让中国政府对互联网予以重视。
政府方面对此毫无兴趣,客户也是意志阑珊1995年对于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时机还未成熟。
1999年互联网经济泡沫袭击华尔街时,马云在政府的电子商务部门工作,他决定实行他的计划,在互联网行业再度出击。
他召集了17个朋友加入他的团队,并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站阿里巴巴。
最开始,马云将阿里巴巴定位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站,并且预言它会进入美国科技局投行业。阿里巴巴允许商家上传他们的产品列表并提供搜索浏览,开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分别从高盛和软银获得了5百万美金和2千万美金的投资。马云计划在2002年上市。
在当时来看,这并不算是一个发展,关于阿里巴巴的舆论开始疯长。公司开始有许多新闻报道,记者们将马云称为“疯狂的马云”,事情的进展前景看好。
但是,金融危机爆发,马云在伦敦投放了一个广告,并试图与人们对互联网行业不断产生的质疑斗争。
2000年7月,马云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他是第一个中国大陆的面孔。
马云自身的成就,带来了公司的飞速发展。马云将英文网站的设计和产品部门搬到了美国硅谷。但是,公司并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同时耗费了大量金钱。马云决定关闭美国的公司,并大量裁员。2001年,他解雇了剩下的员工。
阿里巴巴聘请了COO并且引入了他们的价值观念,马云意识到人们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去使其产品获得更多的展现量,并针对这个推出了付费服务。
阿里巴巴开展了一次路演,呼吁国内商家用互联网去经营自己的产品。年底,成立五年多的阿里巴巴实现了盈利,员工在庆功会上疯狂庆祝。
一切都走上正轨,直到灾难发生。2002年,阿里巴巴的员工被证实感染非典,全体员工必须隔离。员工将电脑搬回自己的公寓,以保证公司的运转。
同时,ebay在中国迅速发展,它收购了易趣的股份。马云知道,他的客户面临着被“偷走”的危机。
一个小团队在阿里巴巴成立的那个小公寓里悄然诞生,并开始创立淘宝,阿里巴巴的C2C平台。他们在休息时间倒立以保证自己充满能量。
淘宝的推出恰逢ebay决定收购剩余的易趣股份,并投入一亿五千万美金到这个项目中。
ebay的CEO Meg Whitman对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通过这些投资,ebay几乎控制了85%的中国市场。
作为反击,阿里巴巴为淘宝投入了一百万人民币,马云表示淘宝将比ebay更适合中国市场。他还表示用户可以在最开始的三年免费使用淘宝这个平台出售他们的商品。
阿里巴巴向ebay“宣战”,并展开了一场以军队为噱头的大型宣传活动吸引眼球。
淘宝的推出是失败的,阿里巴巴与ebay相比,拥有的资源太少了。
但是马云和他的团队比 Meg Whitman更了解中国市场,在ebay削弱了那些中国用户喜好的特征时,淘宝将他的网站设计得更加华丽和人性化。通过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以获得顾客的信任。阿里巴巴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许多人开始离开ebay转投淘宝的怀抱。阿里巴巴的员工可以获得他们当之无愧的奖励和庆祝。
2005年,两家公司开始博弈,ebay决定再对易趣投入一亿美金。但在当时,投资者对易趣的信心开始瓦解,他们对巨额投资的必要性产生疑虑。
Whitman知道ebay必须要拿下中国市场,但前景并不乐观。她邀请马云到公司的总部讨论合作的事宜。
马云不想与ebay合作,他认为Whitman只是想要获得中国市场以取悦美国的投资者。另外,他还有一个锦囊妙计。
Yahoo用一百万美元购买了阿里巴巴的部分股份。这曾是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交易。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阿里巴巴也将提供Yahoo的中国服务。
中国政府看好这个交易,并对马云很有信心。
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是愉快的,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前,Yahoo帮助中国政府起诉了一名记者,马云一直把Yahoo的作为是否正当作为一个热议话题。
争议为两家公司带来许多负面消息和压力。
揭过这些丑闻不谈,淘宝的市场份额在2006年超过了ebay。
为了彻底拿下这场战役,淘宝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击,宣布将提供另一个免费的三年服务。这是个大胆的举措,ebay并不适合提供免费服务,他们认为“免费不是一种商业模式”。阿里巴巴相信他们能够提供淘宝的免费服务,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公司有多强。
同时,马云指导公司停止专注对ebay的博弈,“如果我们心中没有敌人,我们将无往不利”。
对ebay的冲击还是造成了,2006年ebay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阿里巴巴的IPO热潮,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这就是马云全方位的成功轨迹,毫无疑问,淘宝很快就会像阿里巴巴一样有利可图。
在IPO之后,对于他的员工,马云说为阿里巴巴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他认为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之后,阿里巴巴开始发展更多的业务。当然有得有失,有起有落。在这个过程中,疯狂的马云还是那个疯狂的马云。这是他在10周年年会上,他扮演了一个摇滚明星。
2012年,马云买回了阿里巴巴的股份。它将在美国展开新一轮的IPO,它选择美国而不是香港旨在帮助其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因为香港的一些政策。
从创立之初,经历了漫长的一段历程,与ebay在中国的市场上激烈的竞争,造就了现在的阿里巴巴。
来源: BI
发表评论